木炭機促進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分布廣、種類多,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民生活和農業發展的寶貴資源。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下,全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八連增”。隨著農業連年豐收,秸稈產生量也逐年增多。據調查統計,2010年秸稈可收集量約為7億噸,其中十三個糧食主產區約為5億噸,約占全國總量的73%。隨著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農村生活條件改善,秸稈隨意拋棄、焚燒現象嚴重,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有利于緩解資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對于解決秸稈違規焚燒問題,穩定農業生態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秸稈綜合利用是緩解資源約束的重要補充。一是秸稈作為優質的生物質能可部分替代和節約化石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按熱值測算,2噸秸稈相當于1噸標準煤,開發利用秸稈能源,可有效增加農村地區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秸稈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是一種具有多用途和可再生的生物資源,也是農業生產重要的有機肥源。據測算,7億噸秸稈中含氮350萬噸、磷80萬噸、鉀800萬噸,相當于2010年全國化肥施用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三是秸稈纖維是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用于造紙、生產板材、制作工藝品、生產活性炭等,節約大量木材,保護寶貴的森林資源。四是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4噸秸稈的營養價值相當于1噸糧食,可為畜牧業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二)秸稈綜合利用是減輕環境壓力的有效手段。長期以來,秸稈一直是我國農民生活的基本燃料和農業生產的物質資料。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使用秸稈作為家用燃料,而選用商品能源等,傳統的秸稈利用途徑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秸稈出現季節性、地區性、結構性過剩,大量秸稈得不到收集利用,每逢農忙期間,秸稈遍地焚燒現象依然嚴重,屢禁不止。秸稈違規焚燒,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資源,而且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威脅交通運輸安全,影響城鄉居民生活。特別是2011年6月份,有關媒體報道的“江浙一些地區焚燒秸稈致多人死傷”,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通過秸稈綜合利用,可有效地改善農村公共衛生環境,有助于整治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局面,提高農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秸稈綜合利用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秸稈的利用從農業、農村的原始利用擴展到工業化的多元深加工利用。秸稈綜合利用有著較好的市場前景。秸稈收集、儲存、運輸、加工可為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按照目前的市場測算,1噸秸稈的價格在200元到250元,秸稈綜合利用率若增加10%,即消化7000萬噸秸稈,可直接為農民至少增收140億元。建設一條年產5萬立方米的秸稈人造板生產線可消納秸稈6.5萬噸,直接提供200個就業崗位,同時可以帶動周邊秸稈收集、運輸、儲存等服務業發展,間接增加就業崗位400個。發展秸稈綜合利用,既可有效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又可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總之,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對于緩解資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應對氣候變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農業領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利國利民。要充分認識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制定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深入研究和完善鼓勵秸稈綜合利用的配套政策措施,建設秸稈綜合利用的重點工程,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建立秸稈收集體系,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的產業化、商品化發展。
中溫炭的炭化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溫度段,從點火開始,至爐溫上升到160℃,這時機制棒所含的水分主要依靠外加熱量和本身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進行蒸發。機制棒的化學組成幾乎沒變。炭化初始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靠棒自身的燃燒產生熱量,使爐溫上升到160~280℃之間。此時,木質材料發生熱分解反應,其組成開始發生了變化。其中不穩定組成,如半纖維素發生分解生成CO2、CO和少量醋酸等物質。全面炭化階段這個階段的溫度為300~650℃,在這階段中,木質材料急劇地進行熱分解,同時生成了大量的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等液體產物。此外還產生了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氣體,這些可燃性氣體在爐內燃燒。熱分解和氣體燃燒產生了大量的熱,使爐溫升高,木質材料在高溫下干餾成炭。 若要煅燒高溫炭,除了上述三個階段外,我們還要增加熱量,使爐內的溫度繼續上升到800℃~1000℃左右,這樣就能排出殘留在木炭中的揮發性物質,提高木炭中的含炭量,使炭的石墨結構增多,導電性增強。
以上內容由金禾機械木炭機設備提供!http://www.gnylawyer.com